君润人力与暨南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共同推出《2024中国灵活用工发展白皮书》,白皮书通过大样本数据分析、访谈行业专家等调研方法,梳理了灵活用工的多样形式和类型,回顾了其发展历程,深入剖析了相关政策法规的现状与未来发展动态,探究了灵活用工给企业、劳动者和社会带来的影响。
由于白皮书信息丰富且篇幅较长,我们将重点内容分为四期进行分享。
在灵活用工产业链条中,企业、灵活用工人员和服务商这三方的紧密协作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此外,随着政府对新业态的积极推动以及对灵活用工与灵活就业模式的大力支持,灵活用工行业在未来将迎来较好的发展态势。
在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企业的用人成本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如何让更多人才能够“为我所用”成为许多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灵活用工模式,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
相关调查统计显示,未来61%的雇主计划将30%的全职岗位替换为自由职业者、灵工和独立合同工,使组织变得更加敏捷和灵活。此外,借助第三方服务商平台对财务、政策、灵工人员管理等方面的风险进行管控,使企业更好地聚焦战略与主业,提高组织弹性。
为了简化用工流程,提高用工效益,企业将利用服务商提供的高效管理平台,减少用工流程中的冗余环节,比如将灵工从业者工资的发放从线下转为线上操作完成,同时能够根据平台的数据标签评估灵工从业者是否达到服务标准。
灵活用工模式能够符合企业的业务需求,同时为企业带来降低成本、管控风险等优势,因此企业未来将继续在业务中沿用灵活用工的模式,不断拓展业务规模,以实现企业的未来发展目标。
5.企业将越来越减少核心员工使得灵工应用范围扩大化随着用工需求的持续上涨,灵活用工服务商的交付能力和精细服务能力将不断提高,未来三年市场有望保持高速增长。未来企业将越来越减少核心员工,扩大外部人力,企业的灵工应用范围将越来越广。
零工经济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用工模式下企业人才类型较为单一的状况,企业的弹性需求也得到满足。此外,较多企业也在转型成为平台型企业,对于员工的包容性正在变大,从限制员工工作到如今鼓励员工自己创业、成为公司的合作伙伴,灵活用工正逐渐成为企业需要的一种新型业态。
根据相关资料,企业未来在采用灵活用工模式的过程中将更愿意与有经验、有资质的第三方服务商积极开展合作,企业与外部第三方平台的数据在未来也将实现互联互通。但在实地访谈中发现,企业对内部数据的安全性重视程度较高,与外部组织共享较少。企业未来与服务商之间的合作边界和信息共享态势还需进一步研究。
随着“00后”群体逐渐成为职场主力军,他们在职业选择之时,已不满足于稳定地“捆绑”在一家企业或一个固定的岗位,更多考虑工作与自我兴趣的匹配程度以及平等的团队气氛,注重个人价值的体现,会积极探索多种职业生涯可能性,因此他们愿意尝试不同的职业领域。
随着人工智能(AI)、区块链、大数据的崛起,以及共享经济的普及,“共享人才”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企业开始聘用一些专业人才短期加盟,以提升企业在上述领域的技术应用能力,这使得灵活用工群体逐步转向中高端。
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和零工体系的完善,劳动者在时间、空间和内容上的约束将被进一步打破。未来,通过更为高效、全面的灵工平台,完成包括寻找工作、对接沟通、个人任务管理等一系列操作,劳动者将更大程度地提高工作的灵活度。
灵活用工的岗位需求呈现年龄层三层分化:
(1)18~30岁:偏好于外卖等岗位,更追求工作时间的自由安排,其中有灵活就业者提到对工厂机械式的工作模式不感兴趣,而时间短、能随时休息、工作时间灵活的工作对其有较大的吸引力。
(2)30~50岁:偏好于司机超市售货员等岗位,更关注薪酬,该年龄层的灵活用工人员存在一定的工作压力和经济压力,更关注工作报酬,希望付出与收入相平衡,不被苛扣工资。
(3)50岁以上(退休):偏好于服务员、酒店清洁员等岗位,目的是缓解子女的经济压力。
灵活就业者表示,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医疗方面的保障欠佳,意外险、商业保险等并没有给予充足的保障;即使公司有购买保险,大多数情况也都是由灵活就业者主动跟平台进行对接,由平台受理人去进行具体理赔额度的核算,不能保障灵活就业者的权益。未来灵活就业者希望用人方在医疗方面给予他们更好的保障。
灵活用工岗位多聚焦通用性岗位,以生活服务或者劳动密集型岗位为主,这部分岗位在各行业、各领域都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岗位之间的流动性较大,无论是在招聘还是后续管理等环节都容易形成标准化的模式。
首先,通过采用数智化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客户实现用工的精细化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效能。其次,通过数智化运营,对于结构化数据,未来平台将进一步提升其分析能力,从而提升管理效能,对于非结构化数据,未来平台将进一步探索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提升平台匹配效率。再次,提升客户及劳动者的交互也将成为未来数智化的重点。
图:灵活用工服务商数字化方向
行业细分赛道目前已经有了一定规模,一类是以软件行业为代表的行业,这类行业往往先于国内外包行业起步;一类是制造业,劳动力的供需失衡为制造业外包市场创造了广泛需求;还有一类是新经济业态,主要靠新经济业态的迅速成长而得到发展。
对于门槛较高、玩法较复杂的行业(如软件等),行业本身较为成熟,服务商对行业本身的认识有着较高的重要性。而对于门槛较低的行业(如制造业等),行业本身较容易进入,劳动力资源以及用工成本处理是较为核心的能力,但两者对服务商在区域的资源以及其对区域的监管力度有着较高的要求。
2021年7月,人社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到不完全劳动关系这一概念。未来,针对灵活用工的新型用工关系将被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和定性,配套的各类规章制度也将得到建立和完善,以促进零工经济的合法化,释放其发展动力。
图:灵活用工主要监督点
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政府将不断推出针对平台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政策措施,一方面实现对灵活就业者劳动权益的全面保障,另一方面也将平衡企业用工的成本和效率问题。
政府将协同灵工和企业,共同建设一体化的数字灵工治理系统,该系统将打通各方数据,实现数据透明、共享,从而得以整合涉及平台经济的多项服务,包括工作匹配、纠纷处理、社会保障、社会监管、法律服务等,平台经济的参与者只需通过这个系统就能对接到一条龙的服务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