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医疗保障分局、松山湖社会事务局,市医保中心:
医疗保障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工程,是守护人民健康的重要屏障。为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落实好国家、省、市相关要求,使医疗保障更多更好更公平惠及广大参保群众,市局决定在全市逐步推行医保惠民生、提质效十六项举措,成熟一项、落地一项,一件件办好民生实事。
全市医保系统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让广大参保群众和参保单位及时了解相关措施,享受相关待遇服务,切实在利民政策上下实功,在惠民服务上出实招,在便民举措上见实效。
特此通知。
东莞市医疗保障局
2025年7月29日
东莞市医疗保障局关于惠民生、提质效的若干举措
一、推动参保可知可及
1. 优化中小幼学生参保登记流程,支持中小幼学生凭在校(在园)证明参保,可以个人身份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办理参保登记手续,实现群众参保更便利。
2. 完善居民医保缴费措施,每年2月底前完成当年度居民医保参保缴费工作的,不设置待遇等待期,当月缴费次月享受居民医保待遇,提高医保制度可及性。
3. 创新医保宣传形式,培养一支懂医保、有热情、肯奉献的全民参保宣讲员队伍,贴近群众讲好医保故事;搭建东莞医保“码上懂”宣传平台,实现医保政策“一扫即知”,让群众了解医保好政策。
二、推动生育保障可享
4. 职工生育保险待遇进一步提高,参保人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政策范围内的生育医疗费用,由医保全额支付,进一步减轻群众生育成本。
5. 优化生育津贴发放方式,参保人可线上提交申请,医保部门审核后可将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个人,保障群众享受生育待遇更便捷、更及时。
6. 逐步完善生育津贴发放流程,在生育津贴“直发个人”的基础上,加快信息系统改造,参保人在市内定点医疗机构生育出院结算后,自动启动生育津贴发放业务,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零手续”。
三、强化保障精准可达
7. 门诊特定病种认定“应享尽享”,依托大数据精准分析,对符合政策享受条件的参保人提供主动服务,告知并协助群众及时办理门诊特定病种认定手续,实现“政策主动找人”“医保按待遇找人”。
8. 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应助尽助”,主动排查符合条件的支出型医疗救助对象,告知并协助群众及时办理回溯期待遇申领,切实减轻困难群众和重特大疾病患者家庭医疗费用负担,更好地兜牢民生底线。
9. 有序扩大“双通道”药店范围,在全市三级甲等医院所在镇街(园区)适当增加“双通道”药店数量,进一步提升购买“双通道”药品便利性,更好地满足群众用药需求。
四、聚焦服务温暖可感
10. 上线“我的医保档案”数字化服务,在“粤医保”小程序,为参保人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参保档”“健康档”“服务档”,每年度可查看“我的医保年报”,方便群众全面掌握个人医保权益信息。
11. 门诊就医主点变更“掌上办”,群众可线上通过小程序变更社区门诊就医点,减轻群众跑腿压力。
12. 职工医保退休业务“全程网办”,依托“粤医保”小程序,为群众提供职工医保退休待遇核定业务的“一站式”线上办理,实现从“窗口办理”向“指尖办理”转变。
13. 全面推广刷脸结算便捷服务,在全市定点医疗机构加快推广医保结算“刷脸付”,实现群众就医结算时刷脸即可完成医保支付,让结算更高效、体验更顺畅。
14. 推出“东莞医保智能推送”服务,通过“一条短信”为群众提供更精准的提醒服务,对医保参保、异地就医、医保关系转移接续、门诊特定病种续审等业务提供短信通知。
15. 建立医疗机构医保服务站,试点在三级定点医疗机构组建医保服务站,将医保服务延伸至群众身边“就地办”,实现医保业务咨询办理“不出院门”,切实惠及群众。
16. 守护医保基金安全,全面推进药品追溯码“码上”严监管,严打倒卖、串换医保药品等行为;推动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落地实施,以“驾照式记分”守好医保“钱袋子”;优化全流程智能监管,切实保障群众医保权益,守牢群众“救命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