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探索建立就业困难人员等职业困境人员纾困服务制度的通知

2025.04.17

2025.04.17

  • 滨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2025-04-15 10:41:00
  • 2025-04-02~2028-04-01

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就业困难人员、特困家庭人员等处于职业困境中的人员,是稳就业的重中之重。为落实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要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加大对职业困境人员的关爱帮扶力度,促进他们摆脱困境、尽早就业,经研究,确定探索建立职业困境人员纾困服务制度,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职业困境人员关注关爱

职业困境是指劳动者由于受认知偏差、观念陈旧、技能短缺、资源不足及就业形势等主客观因素影响,处于择业迷茫、求职受挫、下岗失业、事业受阻等职业前景困顿状态。当前面临职业困境人员主要是:大龄、身有残疾、长期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育儿妇女,城乡公益性岗位补贴期满退出人员,工作岗位受到企业经营、行业变革等冲击人员等。各市要主动适应就业形势的新变化和就业群体的新动态,将职业困境人员作为重点对象,纳入就业援助范围,采取一系列关爱支持措施,确保职业困境群体稳定。

二、开展职业困境人员精准识别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对职业困境相关人员建立主动识别、主动联系、主动服务“三主动”制度,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联系、数据比对等方式定期走访模排,精准判定职业困境人员所属就业创业人群、就业创业困难类型、就业创业阶段等,建立人员数据库,加强动态管理服务。

三、明确职业困境人员纾困内容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无需不扰、有求必应的原则,在职业困境人员个人自愿前提下,以满足其实际需求为导向,根据职业困境的不同情形,分类推出系列“纾困服务包”,开展心理疏导、观念引导、前景向导、职业指导、能力辅导“五导”综合纾困服务,帮助职业困境人员纾解心结、树立正确就业观、了解就业形势、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职业技能,促进职业困境人员积极投入到择业就业中。

四、加大职业困境人员政策支持

为符合条件失业登记的职业困境人员,按规定享受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把职业困境大学生纳入到“宏志助航”项目,统一组织参加职业能力培训,推荐人岗相适工作岗位。面向城乡公益性岗位补贴期满退出人员,衔接提供一批“爱心岗”“妈妈岗”“助残岗”“银龄岗”,促进其顺利转岗。

五、解决职业困境人员突出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集中研究解决职业困境人员面对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对高校毕业生“缓就业”“慢就业”“不就业”问题、“35岁+”职场困境、“二孩”妈妈就业问题、超龄农民工“一刀切”清退等突出职业困境问题,深入开展调研,制定专门工作方案,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对社会关注的职业困境热点问题,要做好解读工作,会同有关新闻媒体,主动发声、回应质疑、澄清事实、凝聚共识,主动引导舆论,做好舆情处置。

六、充实职业困境人员服务力量

各市要以现有各级就业援助工作体系为主体,落实职业困境人员纾困服务的职责,推行职业困境纾困服务“一工作站+双师制”,即每个县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设立1个职业困境人员纾困工作站,至少配备专职或兼职的1名职业指导师和1名心理咨询师。引入社会力量关爱职业困境人员,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专业的社会组织或机构开展专业纾困服务。支持“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服务队伍,为有需要的职业困境人员提供符合身心特点的专业化服务。

七、创新职业困境人员服务方法

加强项目牵引,面向职业困境人员,组织实施职业困境纾困服务专门项目,打造工作品牌。搭建网络服务平台,实施“E路护航”职业困境人员关爱行动,为困境人员构建“智慧网”。开展爱(AI)+服务,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加强职业困境人员测评分析大模型等应用,构建预测、分析、跟踪、帮扶闭环服务机制。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创建虚拟工作场景和操作环境,让职业困境人员进行职业体验、技能实训等。开展职业困境人员社群服务,通过成员之间的合作、互动以及服务资源整合,增强成员归属感和认同感。

八、健全职业困境人员纾困机制

要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将职业困境人员关爱服务纳入各级稳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发挥各级政府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议事协调机构作用,落实各相关部门职责,形成协同工作合力。要加强系统施策,注重职业困境持续长效解决,推动问题源头化解,工作中注重人员和家庭隐私保护。要强化激励机制,在组织开展就业工作专项激励、培育高质量充分就业县等过程中,将推动职业困境人员关爱服务工作作为重要内容。要鼓励基层试点,设立职业困境人员关爱服务试点单位,在优化服务机制、构建服务体系、加强数字赋能等领域,打造一批特色品牌。要加强宣传引导,深入挖掘正面典型案例,总结特色经验做法,及时推广有益成果,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职业困境人员的良好氛围。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5年4月2日

来源: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